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“催化剂”

来源:【中国教育新闻网】

图:程波在化学教学研讨会上分享经验。 资料图片

  人物介绍

  程波,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,正高级教师,特级教师。全国模范教师,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,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,入选教育部“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(2022—2025)”,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。曾两次荣获全国课堂大奖赛一等奖,主持省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8项,其中两项成果分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、安徽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发表论文50余篇,参与编写论著、教学指导用书等12部。

  教室,就像化学变化的载体,师生的教学活动就如同化学反应,通过交流互动、思维碰撞实现知识、素养的转化、重组和提升。从这个角度看,提高教学效果就是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,高效便捷的方法就是使用“催化剂”。追求优质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走向优秀的必由之路,寻找适合学生成长的“催化剂”也是我多年来的孜孜所求。

  激趣——

  保证“催化剂”的高效性

  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,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。”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。多年来,我不断摸索,尝试找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,创设真实、有意义的情境,选好教学切入口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当然,在此过程中,我也走了一些弯路。但正是这些弯路,让我意识到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点都是不同的,不同年代、不同时期学生的兴趣点也有所变化。与学生真实而富有生气的生活相匹配的环境、事件、情境,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。

  在进行“铁及其化合物”教学时,我从央视健康生活相关视频导入,引导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健康生活小知识。这一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,让平时在课堂上较为沉默的学生也能畅所欲言。当有学生提到不能用浓茶来吃药和保健品时,我适时抛出问题:补铁剂说明书中明确提到,服用补铁剂时搭配维生素C同服利于吸收,而不能和浓茶同饮,这是为什么?

  在兴趣的驱动下,学生通过小组合作、查阅文献,很快就能做出解释:茶叶水中含大量的鞣酸,鞣酸与Fe2+生成鞣酸亚铁,它的性质不稳定,很快被氧化成鞣酸铁的络合物而呈蓝黑色,使“茶水”变成了“墨水”,从而使补铁剂失去相应功效。但是,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,可以将鞣酸铁中的Fe3+变回Fe2+,有助于补铁剂的吸收。紧接着,学生提出一个问题:向“墨水”中加入维生素C能不能将其再变成“茶水”?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课题,马上鼓励他们去设计方案、实验探究。多次实验后学生们发现“墨水”并没有变回“茶水”。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浓了,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。他们纷纷提问:茶叶中是否有鞣酸?为什么形成鞣酸亚铁后更容易被氧化?维生素C在该过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?……

  面对学生们的热烈讨论,我看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。只有当教师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,眼中有学生,才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,使学生处于一种“心求通而未得,口欲言而弗能”的愤悱状态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,课堂教学才能是高效的。

  启思——

  保证“催化剂”的持续性

  兴趣是激发学生潜能的第一步,启发学生理解化学、启迪学生掌握方法、促进学生思维品质进阶提升,是保证高效课堂持续性的关键。我曾经开设过一节公开课“SO2制备与性质检验实验”。作为一节经典验证性实验课,我在备课时考虑到,如果仅仅以讲授、纸笔实验等传统教学方式组织教学的话,教学过程以知识清单的形式罗列,达不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标。于是,我设计了几个小任务:一是从类别和价态的角度分析SO2制备的原理;二是小组合作设计实验;三是动手实验,分享、评价实验结果;四是改进、完善实验。经过这样设计,就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,且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,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,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学生一旦具有了科学的思维品质,构建了思维认知模型,再解决类似问题就会有依据、有方法、有效率。如后来学习“Cl2制备与性质检验”“NO2制备与性质检验”,学生就会尝试用同样的办法自主、高效地完成实验探究。

  当然,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、知识能力“最近发展区”的“启思”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,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同频共振。我曾指导一位青年教师执教“纯碱”一课。磨课时,该教师结合“侯氏制碱法”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教学,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,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,又有利于实施“启思”教学。但在具体实施时,该教师设计了一个任务——探究侯氏制碱法的工业生产流程。学生因为不具备相关的知识,使得课堂变得鸦雀无声,出现了“卡顿”,没有达到预期效果。课后分析原因时,我建议该教师要提供相应的“支架”(资料、文献等),并把这个任务转变为几个小任务,减少知识盲点,降低思维跨度。改进后,这节课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。

  体验——

  保证“催化剂”的稳定性

  体验是引发学生学习的载体,体验的对象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问题,也可以是制定的项目任务,学生基于自身水平和团队的协作,设计并实施方案,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体验学习。课程标准中明确倡导“做中学”“用中学”“创中学”。为了让学生真实体验化学的学习和价值,在教学“电镀”时,我就以“学校水龙头生锈如何解决”为题,引导学生运用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课前分组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、问卷调查和工厂实地考察等方式调研电镀在生活中的应用,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社会并通过自己努力收集信息获取知识,这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突破。

  随后,学生根据调研提出“我们可以在水龙头打磨除锈后在表面镀铜”的设想,而我给出引导性问题“在哪里进行电镀”,学生立马把思路聚焦到电解槽的设计上,跨学科融合物理知识,运用电焊笔焊接电极连接电路,设计了串联、并联等多种电解槽用于不同需求的电镀。实际情况显示各组电镀效果不同,为了加深对电镀的理解,我提出:“哪些因素会影响电镀的效果,如何做出更好的镀铜水龙头呢?”学生分组运用控制变量法动手实践,分别探究电镀液浓度、电极距离、电压、电镀时长、镀件光滑程度等因素,学生基于实验结果归纳出最佳的电镀条件,并取下学校生锈水龙头进行镀铜,完成后重新安装使用。

  亲身体验才会印象深刻,加之每当学生看到在使用的镀铜水龙头都是一种无形的激励,通过实践证明等学习体验,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高效学习的稳定性。

  适切——

  保证“催化剂”的选择性

  化学反应中,对于不同的催化剂来说,对一种反应的催化作用是不同的,这种性质被称为催化剂的选择性。教育也是有选择性的,我坚持的原则就是“因材施教、适切培养”。不同的学生,他的基础、特长、追求、潜能等都是不一样的,“适切”的核心在于强调教育过程与内容的个性化、精准化及适应性,能够根据每名学生的独特兴趣、能力、学习风格以及发展需求,提供合适、有效的教育策略和资源,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潜能最大化。

  学生小沙在化学学科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。然而,他在理论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,特别是对复杂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方面明显感觉比较吃力。小沙的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比较常见的,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,对学生在探究意识、科学精神方面有更高的要求,进而特别强调重要概念、理论的建构。在进行“酸碱中和滴定”的教学时,我有意识地把所带班级里像小沙一样的学生集中起来,带着他们走进实验室,开展名为“走进定量分析的世界”的微课题研究。他们对此都很兴奋。经过共同交流,该项研究形成了酸碱中和滴定的3个子任务:自制指示剂、可视化探索、滴定曲线分析。学生们通过采摘叶片、分离提纯、实验验证等过程体验探究过程,顺利完成指示剂的制备。接着,学生们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索中和滴定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,加深对滴定原理的认知。最后,根据实验结果,学生们绘制出一条条优美的滴定曲线,对中和滴定的认识又一次得到提升。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,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化学实验并准确记录和分析数据,理论理解能力也有所增强,能够较好地掌握和应用复杂的化学概念。更重要的是,学生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更加浓厚了,他们开始主动探索化学领域的未知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外科研活动。

  做到“激趣、启思、体验、适切”,需要教师厘清“教”与“学”的深层含义,帮助学生扬其所长、拥其所爱,向往大海给他一副船桨,向往蓝天给他一双翅膀。作为教师,需要静下心去观察、去评估、去分类、去选择、去支持,助力学生不断发展。

作者:程波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4年09月27日 第05版 版名:课程周刊

本文来自【中国教育新闻网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。

Tags: